工研院IEKCQM:2023年製造業產值預估成長3.24% 半導體產業提早達成臺幣五兆元里程碑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11月 29 日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連帶影響國內成長動能,臺製造業需謹慎前行。預估製造業四大業別維持小幅成長,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6.32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預估為3.24%。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正式進入3奈米量產新世代,國內IC設計業持續採用最先進的半導體製程技術,為全球市場設計出最具運算效能的晶片,同時,我國IC封測業為全球市場提供先進的異質整合封裝技術,為全球市場提供所需要的晶片。工研院預估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度總產值可持續攀升至新臺幣5.0兆元,年成長率達6.1%,優於全球-3.6%的成長率。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壓力仍高、美中科技競合升溫、俄烏戰爭未歇、COVID-19疫情延續、主要經濟體數度升息,受多重不確定因素衝擊市場供需,全球經濟活動普遍性放緩,2023年全球經濟景氣前景未明。國際需求不振,全球製造業活動趨緩,影響我廠商接單動能,出口及訂單持續下滑,廠商投資意願轉趨保守,影響如部分半導體先進製程投資等。然而,近期國內防疫管制措施逐漸鬆綁,各項經濟活動趨於正常化,輔以邊境穩健開放,旅客入境帶動觀光產業復甦,民間消費支出擴張可望支撐我經濟延續正向成長,預料我製造業將可維持小幅成長。惟國際不確定因素持續,建議我業者須謹慎因應。

製造業四大業別預測結果:經濟成長遇逆風,四大業別成長收斂

金屬機電:市場需求不振影響基本金屬產品報價,但世界鋼鐵協會(WSA)預測2023年鋼鐵需求有望受各國基建項目啟動支持轉正,惟風險仍高。國際需求下滑,削弱企業設備投資需求,然隨著各國陸續解封、運輸費用逐漸回降、塞港問題緩解,輔以國際智慧化、自動化趨勢下,高科技設備、工業機器人需求仍強,產業景氣有望在2023下半年回升。預估2023年金屬機電業產值為7.58兆元新臺幣,將成長3.08%。

資訊電子:疫情遠距商機紅利飽和,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下滑,業者庫存水位上升,拉貨速度趨緩,庫存調整時間拉長。然受惠5G、AIoT持續應用,帶動高規高值電子產品成長,輔以電動車、低軌衛星等應用帶來新成長動能,而半導體先進製程新產能開出,且各類終端應用產品的半導體含量持續增加,有助於產值成長。預估2023年資訊電子業產值達10.59兆元新臺幣,將成長3.38%。

化學工業:國際需求疲軟,石化產品供過於求,業者庫存偏高,產品價格相繼走跌,加上俄烏戰爭未歇、OPEC+減產計畫持續,國際原油價格仍高,產品利差收斂,業者多以降低產能利用率因應,2022下半年低迷景氣預料將延續至2023第一季。隨著各國進一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經濟活動陸續回歸常態,可望為產值帶來利多消息。預估2023年化學工業產值為5.21兆元新臺幣,將成長2.37%。

民生工業:國際終端消費市場購買力道限縮,全球品牌廠及通路商進入庫存調整,居家休閒類服飾需求轉弱,但戶外機能性服飾需求仍在,有利我高附加值機能紡織產業成長。國內防疫措施鬆綁、邊境逐漸開放,民間消費回升帶動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創高,輔以政府調降大宗進口物資稅額、國內基建工程及營造建案持續推動,有利民生工業產值延續正向成長。預估2023年民生工業產值為2.93兆元新臺幣,將成長4.71%。

IEKView:三大趨勢來臨 工研院提出六大策略 引導產業在國際供應鏈變革下搶得新機

工研院出警,2023年臺灣須開始留意「一短、二中」的國際趨勢。在短期,氣候風險將驅動產業數位與淨零雙轉型。國際淨零碳排與永續經營趨勢,驅動產業、企業數位與淨零雙轉型,因此企業如何藉由去「碳能源」、「產業及能源效率」、「運具電氣化」及「負碳技術」等四大路徑實現淨零排放目標,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

在中長期,關鍵技術管制將引發產業連鎖效應。美國近年藉管制關鍵技術出口措施,圍堵中國,以鞏固美國科技領先地位,引發產業朝向二元體系發展,國際競爭加劇。新禁令引發國際市場對於分散生產基地風險的關注,「去臺化」議題發酵,為我業者生產製造布局帶來壓力。

長期上,超高齡化進程加劇社會經濟負擔。依國發會8月最新推估,我國將提早在2025年即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至2070年每1.1位工作人口須負擔一位老年人口,社會經濟負擔將明顯加重。

面對氣候風險,工研院有兩大建議。第一,聰明用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技術突圍、加強投資有利綠色能源發展,惟節約能源的成本遠比運用綠色能源發電成本更低。建議我產官學研協力,結合5G、AIoT等數位科技,協助業者強化用電管理、導入已成熟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藉聰明用電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以數位科技成就永續。第二,把握行為改變帶來綠色商機。淨零永續目標有賴行為改變降低碳排,將帶動新型產品與服務需求,並進而促使產業鏈發生結構性的變化。建議我業者及早導入預循環模式(Pre-cycling)概念,探索具永續價值之商業模式,專注於製造環境友善之綠色商品及服務,將有利於國際綠色製造浪潮中搶得新綠色商機。

面對核心關鍵技術管制,工研院有兩大建議。第一,發展「臺灣+1策略」。美中角力下,未來將形成兩個世界、多個系統,我業者要有多方劇本,以應對變遷與挑戰。建議我業者思考「臺灣+1」策略,以臺灣總部主導研發與運籌整合,與海外負責生產與行銷佈局,藉此兼顧技術發展與產品供應鏈之韌性與效率,從Made in Taiwan走向Made by Taiwan,成為全球的韌性產業生態鏈不可缺的重要夥伴。第二,盤點我國關鍵技術中長期人才需求,擘劃我國關鍵技術科技人才布局。美中科技競合促使各國陸續修訂法案,保護國家戰略產業與技術發展。在國際競爭加劇下,擁有豐沛科技人才攸關我研發實力,建議我政府與產業協力引進我國關鍵技術之中長期人才需求,超前布署科技人才資本,形塑全階段育才、留才及攬才生態系統,擎劃未來科技布局。

面對超高齡社會,工研院有兩大建議。第一,跨界協力打造延長健康壽命生態系。面對未來長照需求快速膨脹,挾我國醫療與ICT產業之國際領先優勢,拓展智慧醫療體系發展,有利緩解銀髮經濟壓力。建議政府以「促進健康」為出發,擴大計畫支持前瞻技術、照護服務場域、穿戴裝置與機器人等高科技技術導入,推動跨業跨界合作,共同打造延長健康壽命生態系。第二,建構可信任AI人工智慧倫理發揮數據與資料價值。我國累積高價值巨量的健保數據資料庫及醫療影像資料,惟如何在確保AI人工智慧的可信任性下,將其轉化成有價資訊十分關鍵。面對AI人工智慧技術逐漸成熟與應用廣泛擴散,現國際機構及多國政府已陸續公布「可信任AI的倫理準則」,建議我政府可參考國際文件,建造接軌全球的可信任AI生態系發展藍圖,藉臺灣ICT產業及AI新創之優勢,發揮健康大數據價值。

對半導體產業最新觀察

工研院預測:2022年臺灣半導體產業雖面臨國際政經、總體經濟等變因影響,但受惠於AI、IoT、車用、高效能運算(HPC)等創新應用帶動成長,有效推升臺灣IC產業年產值突破新臺幣4.7兆元新里程碑,年成長率達到15.6%

2022年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總體環境仍面臨新一波的挑戰,受到烏俄戰爭、通膨等議題影響,對全球總體經濟帶來諸多變數,衝擊了全球終端市場的消費意願,也為臺灣半導體需求帶來變數。即使終端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緊縮,然而因為許多創新應用,如AI、IoT、車用、HPC仍在持續發展,也為臺灣半導體產業在變局當中注入成長的動能,推升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2年度總產值攀升至新臺幣4.7兆元,年成長率高達15.6%,優於全球半導體業平均水準。

IEKView:2023年半導體產業策略建議為「善用既有優勢,順應全球應用及政經趨勢,佈局未來韌性產業生態鏈發展」

依據工研院觀察,下階段半導體成長動能在於新興應用持續催生未來新需求,特別是車用、元宇宙相關未來成長動能高,導引高效能運算(HPC)為大廠布局重點。在技術面先進製程持續微縮以提高晶片效能外,為克服持續微縮所造成的瓶頸,小晶片模式協同3D晶片整合技術,共同合作延續甚至超越摩爾定律。我國半導體產業高度發展,具備群聚優勢,可聚焦下世代創新產品與應用服務。並以臺灣做為全球總部價值核心的思惟,帶動半導體產業生態鏈發展。

於此同時,淨零碳排發酵帶動半導體節能議題,進而導引臺灣半導體業持續布局再生能源、強化抑制氣體排放,積極參與認證與公布減碳承諾,釋出永續訊號。而提升運算力的同時也帶來晶片與功耗增加的問題,未來處理器將先進製程前進至5奈米以下,透過微縮化與新材料導入來提升晶片運算力並克服功耗的問題。記憶體則透過技術的發展,來提高資料傳輸的高速化與存取的可靠度。

此外電動車成為綠能運輸要角,為因應續航力與快速充電等需求,化合物半導體的重要性日增,未來產業將是打群架的時代,臺廠可結合臺灣半導體既有優勢,嘗試切入創新零組件供應。

工研院預估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3年產值將可達新臺幣5.0兆元,年成長率達6.1%,優於全球。

臺灣製造業暨四大行業產值預測表

產業類別/預測年度20222023
製造業4.76 %3.25 %
25.49 兆元26.32 兆元
金屬機電5.87 %3.08 %
7.36 兆元7.58 兆元
資訊電子8.58 %3.38 %
10.25 兆元10.59 兆元
化學工業-2.96 %2.37 %
5.09 兆元5.21 兆元
 民生工業3.82 %4.71 %
2.80 兆元2.93 兆元

資料來源:工研院產科國際所(2022/11) 註: 1.產值數字為名目值,含臺灣地區從事外銷之公民營廠商國內接單海外生產的三角貿易價差)。2.產值採四捨五入取至小數點第二位,根據主計總處最新數據發布進行回溯修正。

近三年臺灣製造業暨四大業別產值成長率

近三年臺灣製造業暨四大業別產值成長率。

【新聞連絡人】

工研院行銷傳播處 丁嘉琳
電話:+886-3-5912903
Email:[email protected]

資料來源:工研院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智駕電動車聯網」電子報,免費訂閱!

提供國內外熱門智駕電動車聯網新聞、產業脈動、新品介紹等訊息彙整。

 >>立即前往 

編輯精選

- Advertisement -

供應商產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