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二輪與三輪車崛起:技術與政策如何驅動綠色交通革命

隨著全球對環保和節能的需求持續提升,電動二輪與三輪車(E2W與E3W)在新興市場迅速成長,推動每年穩定的市場發展與技術創新。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研究,電動二輪與三輪車為電動化程度最高的車種,達到將近五成。

Electric Vehicle Outlook 2024

全球市場規模與地區發展

根據IMARC Group的報告,2023年全球電動二輪車市場規模達399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至1,095億美元,年均成長率(CAGR)為11.5%。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指出,儘管電動二輪與三輪車在2023年的全球汽車銷售中佔比僅為13%,但從總體車輛數量來看,這一類型的電動化程度最高,約有8%的二輪和三輪車已為電動車。麥肯錫的研究更預估,到2030年全球30%的二輪車將實現電動化。

區域市場方面,IEA的研究指出,中國在電動二輪車銷售市場中遙遙領先,佔全球市場的78%,2023年銷量接近600萬輛。印度和東協國家則分別以88萬輛和38萬輛緊隨其後。東協市場中,越南為東協國家中最具活力的市場,佔有9%的市場占比,由少數本土製造商(如VinFast、Pega和Dibao)主導。在亞洲以外,土耳其成為最大的二輪車市場,其後依次是法國、荷蘭、義大利和西班牙。儘管歐洲市場增長較慢,隨著環保意識的提升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強,電動車的市場滲透率持續上升。政府的補助和補貼計劃、以及排放法規的推行,都在促進市場進一步發展。

根據Coherent Market Insights的統計,2023年全球電動人力車(輕型三輪車)市場規模約達15.5億美元,預計2030年將增至41.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14.9%。政府推動電動車發展的政策及財政獎勵措施進一步推動了市場的成長,但充電基礎設施不足與電池續航力有限仍是未來的挑戰。 IEA的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450萬輛三輪車中,約21%為電動車。印度是全球最大市場,銷量達58萬輛,年成長率為65%,成為城市「最後一哩接駁」的主要運輸工具。中國位居第二,年銷量32萬輛。在農村市場中,鉛酸電池仍佔超過55%的市場占比,而印度政府計劃於2024年推出EMPS補貼計劃,以進一步促進鋰離子電池的普及。麥肯錫的研究提到,印度在電動二輪車與三輪車的銷售上,將超越四輪車與重型商用車。

儘管電動三輪車的初期購買成本較汽油車高55%,8年使用後的總擁有成本(TCO)降低超過50%,即便無補貼,仍比燃油車低40%以上。隨著Flipkart和亞馬遜推動物流脫碳,電動配送三輪車需求增長,特別是5kW及以上的高功率車型。在人口稠密、公共交通資源緊張的城市區域,電動三輪車正成為經濟實惠的無排放「最後一哩」解決方案。

技術進步與電池創新

電池技術的突破是推動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隨著電池壽命延長、充電速度加快,降低了里程限制,電動二輪和三輪車逐漸成為可行的日常通勤選擇。在亞洲市場中,目前以低成本的鉛酸電池為主。但因容量較低、重量重、環保議題等,其他技術正逐漸興起。

比如說以鋰離子電池為例,鉛酸電池重量是鋰離子電池的3至7倍,充電速度慢且壽命較短,並只能穩定釋放約50%的容量,而鋰離子電池則可達90%。加上環保趨勢下,鉛酸電池的回收問題也受關注。為推廣環保電池,政府補貼如印度FAME II計劃只支持鋰離子等先進電池,排除鉛酸電池,促使市場轉向更具永續性的解決方案。

麥肯錫報告指出,在許多地區,電動二輪車的總擁有成本已接近甚至低於內燃機車。新型電池如磷酸鐵鋰(LFP)和鎳錳鈷(NMC)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80至250 Wh/kg,每次充電可行駛80至120公里。電池成本約佔兩輪車物料清單(BOM)價值的35%,隨著製造商規模經濟和生產效率的提升,以及普遍轉向低成本的LFP電池,電池成本正大幅下降。

政策支持與市場激勵

政府的財政獎勵、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是推動市場成長的關鍵因素。例如,全球第二大電動二輪車市場印度在 2023 年的銷量相較 2022 年成長了 40%。印度的電動車市場增長迅速,得益於強力的政策支持。FAME II 計劃自 2019 年啟動,將於 2024 年 3 月結束,並由新的「電動交通促進計劃 (EMPS)」接續,提供超過 49 億盧比(約 6000 萬美元)的補貼以支持電動二輪與三輪車的發展。EMPS 預計推動三十七萬兩千輛鋰電池電動車上路,並持續提供補貼。此外,PLI 計劃、GST 稅減免、RTO 退稅以及「Go Electric」運動等政策,也進一步促進了電動二輪車的普及。2023 年,在補貼和稅收優惠的幫助下,二輪電動車的售價比燃油車低 15%。從 5 年的擁有成本來看,2024 年購買的電動二輪車將比燃油車節省 40%。印尼政府亦投入 4.55 億美元的補貼,目標在未來幾年內達到 80 萬輛電動摩托車的銷售量,並將 20 萬輛傳統摩托車轉換為電動車。

解決交通壅塞與節能效益

城市化造成的交通壅塞已成為許多都市的棘手問題,而電動二輪與三輪車提供了靈活且便捷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東南亞地區,由於公共交通系統尚未完善,電動二輪與三輪車已成為「最後一哩」交通的關鍵工具,補充了公共交通的不足。

電動二輪與三輪車的成功關鍵在於其帶來的經濟效益,尤其是在日常通勤、商業運輸及物流配送方面。與內燃機摩托車相比,電動摩托車的能源成本顯著降低。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全球電動交通計劃(UNEP Global Electric Mobility Programme),在行駛100公里的距離上,內燃機摩托車加油成本約為4.5美元,而電動摩托車僅需0.8至3美元,取決於是否於家中或公共充電站充電而定。此成本差距使得高里程使用場景中的電動車回本週期顯著縮短,特別在商業應用上,僅燃料成本節省便足以在一年內回收購置成本,進一步推動了電動二輪與三輪車在市場上的接受度。

二輪與三輪電動車市場正呈現快速成長與高速電動化的趨勢,尤其在中國、印度和東協國家等新興市場展現出強勁的需求。這類電動車因其低碳排放、節能優勢,並能靈活滿足通勤、商業運輸及最後一哩接駁等多元需求,逐步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隨著各國加大對綠色交通的政策支持,未來數十年間,電動二輪與三輪車將在城市交通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為全球邁向更環保、可持續的交通模式奠定基礎。

Reference:

  1. Global EV Outlook 202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2. The real global EV buzz comes on two wheels, McKinsey Center for Future Mobility (MCFM)
  3. Two wheels keep on turning, McKinsey Center for Future Mobility (MCFM)
  4. Electric Two-Wheeler Market Report, IMARC Group
  5. Electric Two and Three Wheelers – Global Emerging Market Overview, UNEP Global Electric Mobility Programme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智駕電動車聯網」電子報,免費訂閱!

提供國內外熱門智駕電動車聯網新聞、產業脈動、新品介紹等訊息彙整。

 >>立即前往 

編輯精選

- Advertisement -

供應商產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