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舉行的2022台北AMPA和AutoTronics台北聚集了近600家實體參展商和190家在線參展商。隨著世界推廣綠色能源以及許多國家在 COP26 上簽署協議,到 2040 年實現電動化,電動汽車 (EV) 行業正在蓬勃發展,市場增長強勁。 MarkLines 表示,台灣電動汽車的增長勢頭強勁。 2021年汽車電子產業產值達新台幣3000億元。隨著ICT製造商的投資增加,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000億新台幣。
mTARC(台灣車輛研發聯盟)館突出了研究中心和行業領導者的研發成果。為推動電動汽車技術發展,經濟部科技廳促成台灣ARTC與美國Optimal-EV技術合作,開發Level 3 Driver Assistance Technology,估計推動供應鏈可持續發展ADAS 和自動駕駛系統行業。他們共同創立了Optimal Mobility Intelligence,併計劃將將於2023年進入量產的技術商業化,著眼於美國電動校車市場。
車輛控制器是電動汽車的心臟。它使用信號連接零件和更換油車發動機控制器。工研院與英業達合作,於2021年實現500台PCCU單元試產。經過多輛客車的整車驗證,並應用於CS集團全新100+電動客車、富士創T型車的汽車控制單元(VCU)。 PCCU現在成為國內電動客車公司VCU的主要候選者。硬件集成了多個IC芯片,所有功能都可診斷和保護。添加了額外的安全控制單元作為冗餘。此外,提供 Simulink 庫,讓用戶可以快速開發應用層軟件。
動力控制單元也是推動電動汽車前進的關鍵部件。 SiC(碳化矽)用於電動汽車電源系統,可以減小尺寸並提高功率密度。 SiC採用分立薄膜電容,可以大大減小驅動控制器的尺寸,提高功率密度。碳化矽技術可以在高壓下驅動電機,具有更高的溫度耐受性,提高了額定功率。儘管基於 SIC 的解決方案由於成本原因仍在高端電動汽車中使用,但碳化矽技術已越來越多地用於快速充電器設計。其良好的散熱性和更長的電池壽命使其比基於 IGBT 的解決方案更具競爭力。
攪拌摩擦焊技術的高質量和低變形接合效果是車身輕量化和結構堅固的必要條件。展館的另一亮點是鋁合金散熱片,採用攪拌摩擦焊技術焊接,可實現車身部件的輕量化,從而獲得歐美一線車廠的訂單。該技術由金屬工業研發中心(MIRDC)研發,克服了角度限制,實現了小曲率半徑的3D表面焊接。 2021年成功獲得歐美主要電動車廠商訂單,年產值超過5000萬新台幣。
對電動汽車充電器的需求不斷增長
台灣是全球電動汽車製造商和充電站公司的主要電動汽車充電站供應中心。在展會上,我們看到製造商正在推廣更環保、更集成並支持更高功率輸出的解決方案。
擁有五十年電源設計開發經驗的飛宏科技,近日成為殼牌電動汽車充電站供應商。該公司展示了其支持高達360KW的新產品,以及另一款引人注目的支持太陽能的太陽能樁。此外,該公司還展出了其帶有顯示屏的多媒體充電器,可用作公司宣傳其解決方案的數字標牌。另一個亮點是其為大型開放空間設計的公共充電站,可用於公共汽車等大型車輛。可以將它們組合安裝到不同的區域,以滿足當地的需求。
看到電動汽車是大勢所趨,士林電氣正積極開發EV動力總成以應對這一趨勢,並幫助其客戶走向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其 4 kW ~ 150 kW 的動力總成系統適用於電動滑板車、摩托車、越野車和乘用車/商用車等車輛。
該公司正與工研院的衍生公司eTreego(起而行綠能)合作發展其充電樁業務。可為兩輪車到四輪車(包括公交車)提供兼容不同充電接口的完整直流和交流充電解決方案。
2022 Taipei AMPA 展場直擊